这句话对受过伤的人是一种温柔的残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人安慰你:“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你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倒内心感受更复杂,更难受了,对说这句话的人感到憎恨,不想再搭理他?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和委屈,明明是出于好意,对因往事痛苦的人说:“事情过去了,你不要多想”,反倒招来攻击,甚至被拉黑。
一片好意,为何造成伤害?
15岁的小轩不想上学,妈妈问为什么?小轩说在小学阶段被同学欺凌,回到学校心里就难受。妈妈安慰道:事情早就过去了,不要再想了!
听了这句话,小轩瞬间崩溃,拿起茶几上的水果刀割向自己的手腕!
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小轩这么激动!从此后,小轩不想再跟父母交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并且不再去上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在医院诊断为抑郁症而办理休学。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小轩跟我谈到小学经历的事情,他说喜欢看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看后能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已经看过十多次了。
咨询结束后我马上找来这部电影看,主人翁LEE,因为自己酒后失误导致房子着火,三个孩子被活活烧死,妻子被消防人员救出,两人也无法一起生活而离婚,镇上的人也回避LEE。
事件发生后,LEE试图自杀,被家人救下,家人特别关心照顾LEE,希望他能活着,但LEE无法继续在家乡生活,离开家乡面无表情地生活,好像他的生命早就在那一场大火之中,和他的孩子们一同消亡了。
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这部电影的后劲很大,晚上失眠了,我想如果我遭遇丧子,并且是三个孩子,还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我可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小轩把自己在学校所经历事情的体验类比《海边的曼彻斯特》主人翁的感受,足见小轩感受到的绝望,也许在其他人看来那些事情是小事儿。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也许是出善意而想安慰的话,对心灵受伤的人来说,则造成了心灵的二次伤害,是残忍的!
当反应被否定——“别想了”——相当于在说:“你的感受是错的。”于是,羞耻感叠加在痛苦之上,形成二次创伤。
对真正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来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这句话像一堵透明的墙: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怎么也穿不过去。
“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对事件的反应,决定了它是否成为创伤。”,永远不要用自己对事件的感受来安慰一颗受伤的心灵!
对于创伤事情,为什么大脑就是“停不下来”?
晓菲发现老公曾经有外遇,内心很受伤。两人是高中同学,感情深厚,老公在外打拼,晓菲照顾孩子,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事件发生后,老公表达悔意,晓菲跟老公的生命经验中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晓菲决定跟老公一起面对这场情感危机。可是老公外遇的事情经常闯入晓菲的大脑,控制不住地想象老公跟那个女人之间交往的细节,自己也为此痛苦不堪。
她对自己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了!反倒会增加想象,为此憎恨自己。
老公外遇,对她来说造成极大的情感创伤,不仅是情感的,还有内心对自己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对他人的信任感,都受到动摇甚至碎裂。
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创伤记忆像一枚被摔碎的镜子,碎片散落在神经系统里:
杏仁核:警报器长期高响,连门铃都像空袭警报;
前额叶:理性中枢宕机,无法把“过去”与“现在”区分开;
海马体:记忆碎片永远停在“当时”,无法找到时间的顺序。
晓菲尽管理性上知道事情过去了,但被创伤事件唤起的大脑反应还在混乱中,理性无法管理大脑的想象。
于是,闪回、噩梦、过度警觉……不是当事人不肯忘,而是他们的大脑生理性地被困在创伤里。
如何放下过去的事情?
真正的“放下”,从来不是遗忘,而是更新记忆的标签,神经可塑性给了我们希望:大脑可以被重新编码。我从众多长程的心理咨询来访者那里,也验证了大脑是可以重新编码的!
如何放下过去的事情? 把故事讲出来,在安全的关系里,让记忆从“正在发生”降级为“曾经发生”。
因为人们习惯性的安慰方式是“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曾经有一首李谷一演唱的歌曲《过去的事情不再想》,风中的迷茫,雨中的彷徨,只要唱首歌就可以遗忘,如果真能够转移注意力,做开心的事情就可以忘掉过去的创伤,这个世界可能会更和平,人们会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即使亲友学习了有效的心理安慰,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安慰一个受伤的心灵需要情绪消耗,也需要极大的耐心、韧性,现实生活中即使是父母对孩子也很难做到,保持持续的耐心听人反复讲过去受伤的事情,每个人的心理情绪容量都是有限的,非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是难以承受的。
心理咨询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反复聆听来访者的生命故事,跟来访者共同拼接过去生命情感的碎片,保持耐心,不断尝试,完善生命地图。
过去不会消失,但它可以不再定义我们。就像旧伤口结痂,触碰时仍会发痒,却不再流血。
如何帮助放不下过去的亲人?
1、理解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即使这件事在我们自己内心中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我知道这件事对你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过去,我会陪着你。
2、接纳亲人对过去事件的反复诉说,相信每次诉说都是因为心灵的疼痛。
每个人生命中都可能会经历无法承受之痛的感觉,如果自己无法承受亲友的诉说,可以说:我很想帮助你减轻痛苦,我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起扛,可以吗?
3、不要比惨,不要提建议,只要说:“这一定很难受!”。
有一个来访者感觉自己全心全意爱着孩子,尽心尽力帮助孩子,但孩子则抱怨妈妈早年养育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感受,并对妈妈说了一些难听的话,然后把妈妈拉黑了。
妈妈感觉很委屈,很受伤,陷入抑郁状态。她给我看了跟孩子的聊天记录,孩子谈自己的迷茫无助,妈妈则表达自己当年有多惨,带大孩子有多不容易,不断地给建议,讲道理,最终孩子失去耐心,把妈妈拉黑了。
4、把“过去的事情,别再想了”换成:“如果你愿意,我陪你慢慢想,直到它不再让你难受。”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如果你出于善意对身边说这句受到攻击,请理解他的受伤。“别想了”≈“你不该难过”,否定感受,是往伤口上撒盐。寻找机会,给予亲人有效的安慰。
如果你的亲人对你说这句话,也请理解这是亲人认知内最有效的安慰方式,他只是希望你痛苦少一些,真的出于善意。给自己,也给亲人一个机会,增进理解,共同面对过去的伤痛事件。
如果你正被昨天困住,或不知道怎么安慰那个被困住的人,红树林心理与你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