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第一步:“买”自己回忆里的幸福感|想喜欢我自己
分享的一段很喜欢的评论是:
我所认为,一个喜欢听轻音乐的人,是一个需要时间与自己独处的人,也是需要借助轻音乐来进行思绪沉淀的人。这样的人,很有气质,温柔,大度,有爱心,他会去倾听。当然,他可能是个沉默不善言辞的,但他的内心世界一定很丰富。但这样虔诚的人,也一定在等待着这样的另一半,相濡以沫,温暖一辈子。
好久不见~今天终于伴随着小椪老师真正开始满足小时候自己想要的东西,从精神上拥抱自己逐渐实践起来爱那时的自己,爱自己的确是一生的课题。
或许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但爱自己这个课题是无论何时都需要坚守的,珍贵且必要的。
伴随着音乐走进第四话:回忆里的金色手表
感觉从小椪和小椪丈夫的原生家庭有截然相反的亲密关系:
小椪的丈夫从小基本家境也很好,想要什么漫画都买了,除非是涉及到健康的问题,可能会有点严苛,但是一个精神内核比较稳定完整的家庭,所以他的内核也会很稳定。
精神和物质同时被满足时,是有被爱包裹的能量场所带给自身的自信,更加有勇气独自面对情绪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而小椪从小是严苛的教育,时常伴随着不配得感,小女孩的她很喜欢美美的可爱的东西,可是青春期妈妈害怕她不认真学习给她的头发剃的很短,也不允许她爱美,因为经历过这些我会觉得很自卑,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丽。
这样在长大后的亲密关系里很容易降低自我的底线为他人牺牲付出,因为她一定拥有爱人的能力,还可能遇到npd,不由得想起很多中式教育下的小朋友总会伴随着这样贬低式教育的压迫,寻求外界他人爱自己的能量,很少会有充足的能量像小椪一样一直在学着向内求。
或许经历了精神上的挣扎,才能向内求,学会爱自己,认可自己,接纳真正的自己。
不由得想起荣格老先生的一句话:
我们可能从小被规训得乖巧懂事,大部分时候它变成了我们“讨好”他人的筹码,被认可,被鼓励,被给予,被爱,可其实我们本身就有自己的主动权,我们可以认可自己,鼓励自己,爱自己,给予自己,爱自己。爱自己的课题或许是真正我们自己给予生命所获得的能量。
小椪老师在收到爷爷送的可爱女孩的礼物时感觉整个人都在发光,她最喜欢那个金色手表了,不仅代表着她青春期爱美的信号以及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也代表着爷爷那份亲情带给自己长大的那份自信。
因为很快坏掉了,也成为了她心中的那份向往,不仅仅是希望拥有真正的金色手表,更期待自己真正长大拥有独立自主权,对于完整人格的向往。
追悼爷爷逝世的法会上遇到东京的阿姨,送了她喜欢的手表,因为妈妈认为她青春期不应该爱美,这样可能会喜欢上异性类似的想法,或许妈妈也是希望小椪在成长过程中不被男性骚扰亦或是她有过婚姻也明白女性最应该的是独立强大,但其实爱美与独立强大并不冲突,正如小椪老师现在成为日本很棒的漫画家啦!
初中的我也并不理解妈妈,因为妈妈也会“剥夺”我爱美的权利,但青春期爱美,对异性产生情愫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相当于是荷尔蒙的必修课吧,如果强制阻止,或许对于成长带来不太好的影响。
这也是教育课题的一部分,每个小朋友都有权利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心理状态,以及与自己不同的异性,才能够更加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和交流,如何保持边界,如何保护自己。
看到小椪买了只属于自己的金色手表时,那时的小椪一定特别特别开心!
戴上那一刻或许还是会萦绕妈妈对她讲的不配得感上线,但那时的小椪也敢于对抗!
“我已经是大人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太好了,小椪在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迈出真正的第一步了!
所以“教育”是一门特别重要的课题,包容和理解应该是首当其冲的。
小椪是看到她拥有手表觉得自己拥有了果断的勇气让自己强大,而我是裙子和头发,是小时候妈妈不允许的,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我喜欢的心理学,从十四岁到如今,我一直在坚持我所热爱的,证明自己变得温柔与强大并存,也在逐渐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
即便是在爱自己的过程,或许听到这些也会ptsd吧,我想这的确需要不停反复的爱自己,心理暗示,因为有时候我做梦也会梦到,然后半夜哭醒…
或许爱自己这个课题没办法消除过去的痕迹,但我们都在坚强的克服曾经的痛苦,好好疗愈自己的伤疤^O^
下次再见啦~放一个可爱的小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