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里咨询

在心理咨询室中的倾诉,让我发生了改变|心理咨询故事


仍记得2021年09月的某一天,我鼓起了勇气踏进了某家心理医院,之所以走进这家心理医院,是因为本人遇到了失业问题以及感情问题难以释怀:


当时被催婚,只是相处了三个月的相亲对象,急促催人领证。家人的不理解,相亲对象的PUA,自己的无力感......各种压力夹杂一起。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人生十分被动,我似乎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了自我主见。


我有找过朋友倾诉,作用不大,改变不大。自己异常消极,动不动就想哭,惊慌失措的自己情绪极其不稳定——于是,试着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尝试踏进了心理咨询的门。


当时参加了好几轮的心理咨询,单次五百块的心理咨询让我感到经济压力紧张。


我在想凭什么这么贵?后来想想心理咨询的贵是有着贵的道理的,毕竟在这40-50分钟之前,心理咨询师需要提前的充分的专业准备。


有时我甚至想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讨价还价”,后来看到自己的改变,也就理解了心理咨询贵有贵的道理。




初次参加心理咨询,我还不知道是这样子的,红树林心理咨询室的房子很温暖,就像一个小树洞让我放松心情:当时我把自己的问题都倾诉了,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我在倾诉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心理咨询师总是保持中立的态度,耐心倾听,这些都是朋友无法提供的支持。


经过了好几次的心理咨询,我的改变是察觉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收获了独立自信。


心理咨询师对我说:“玫瑰盛开,蝴蝶自来。”


出于职业的伦理道德,他没有告诉我该怎么办,也没有给我提供建议做法,只是用专业的方法启迪了我。


对于我的失业问题和婚姻问题,我从心理咨询中得到了力量,知道了该怎么处理,也更好认识了自己。遇到问题我慢慢变得冷静沉着,而不是动不动闹情绪。一周一次的心理咨询使我渐渐明白了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的我从来不看书,而我参加咨询之后的我“嗜书如命”。我的咨询师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男子,是我的榜样。


他给人感觉是让人如沐春风,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但人家情商高智商高,拥有着丰富的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经验......他的内外兼修是长期自律和努力修炼而来的,是装不来的。


还记得那时候我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和培养自己阅读习惯,顺利通过了自己专业的考证,领取了广图的征文比赛三等奖,领取了区图书馆的“阅读之星”的称号,也拿到了志愿服务的证书。——我的潜能似乎在咨询师的鼓舞之下慢慢被“挖掘”出来了。


或许这些故事已经远去,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小段经历,但是每每我想起那个努力的自己,我会很感谢我的咨询师,是他让我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就在那一两年,我从一个从来不喜欢阅读的女子变成了一年阅读量上百的书虫子。


拿到这么多的奖励,得到这么多的鼓舞,我从自卑的自己,渐渐找到了一丝丝的价值感。


因为我知道我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工作、婚姻和生活方方面面,我的经济能力也有限,自己也只能通过阅读来改变。


心理咨询师对我说的那些东西,竟然让我对心理咨询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我在一年内看了上百本心理哲学的书籍,现在的我在研究职场类和女性成长类的书,同时在备考初级社工证以及积极参与各种公益志愿服务,希望能成为一名像心理咨询师那样拥有伟大助人职业的人。


都说抑郁证明活在过去,焦虑说明活在未来,只有活在当下才能享受此刻的平静。我不能保证说自己已经完全疗愈了,至少我已经进步了很多,我已经走在从一棵小树苗慢慢变成一棵大树的路上。


现在的我心理咨询次数已经渐渐减少了,也摆脱了对心理咨询师依赖。心理咨询师不可能成为我的朋友也不可能一直陪伴着我,就像我们的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


我的心理咨询师是我的第二个父母,给了我无限的关怀。他用他的生命影响了我,我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我感受到了我的“重生”蜕变。



当然,成长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自律和需要探索。但愿每个人都能理解心理咨询师的不容易,能更好的关爱自己,只有爱好自己才能更好爱别人。


当你在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自助,扛不住的时候就参加心理咨询吧。


心理咨询就是一个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意义,更有价值。